四季
長期駐足瑰麗璀璨的花都,未曾感受其絕美而驚艷,揮揮衣袖欲乘風歸去之際,卻對她頻頻回首,深情凝望,心中萌生一種難分難捨的情緣。花都宛若一位善變的女子,在生生不息的四季循環裡,透露出異樣的風情,而每一款風情都留下刻骨銘心的印象,撩起無邊無際的遐想,一串串塵封多年的微風往事、一張張睽違多時的故人容顏,也悄悄自心靈深處驟然湧現。
花都的春天勁爆十足,拔得頭籌的是迎春花,待所有的綠葉落盡,只剩酷似黃箭的花苞佇立枝頭,在春夜裡伺機而發,天才破曉,就恣意怒放、狂開,三色菫、鬱金香不願讓它獨佔花魁,毫不遜色地、燦爛地開出萬紫與千紅,彼此相互競豔,迸裂出生命的爆發力,散溢著沁人的芬芳,這些花卉曾在凜冽的冬季瀕臨死亡邊緣,竟然在風輕水軟的春天裡重獲新生,生命的奧妙真是神奇無比,令人嘆為觀止!
無亙的人生旅程千迴百轉,恍如植物的枯榮消長,走到生命的長廊盡頭,卻又驚喜地巧遇春天。他在南部旅遊時,遇到大雨傾盆,久下不止,造成水域淼淼,霎時,水位急速竄升,高達屋頂,漸漸,洪水淹沒了整幢房屋,最後,一切都浸泡在水中,村落化作一片水鄉澤國。恰似植物歷經風霜後復甦,他遭遇浩浩水劫後倖存。望著洪水滔滔,不得不興嘆:人是這般渺小、孤寂、無告,生死間,僅僅是相隔的一線。也心有所感:面臨如此人生絕境,重生愈發是奇蹟,顯得神奇無比。
奇異的春光溶入漫漫夏日中,色彩繽紛的三色菫、鬱金香持續地熱情綻放,嬌滴滴的玫瑰不容它們專美於前,開遍所有的花園和公園,與其爭妍鬥艷。綠樹夾道,茂密成蔭,樹花點點,奼紫焉紅,在微風中紛紛而落,花瓣飄落在髮稍、肩際,頗有幾分靜默之美。夏日是遊公園的絕佳時機,喜歡沐浴在溫煦的陽光裡,迎著南風輕輕,展讀《最柔美的法國詩選》,面對皮格馬里昂(Pygmalion)和葛拉蒂亞(Galatea)雕像下的一池靜水,愉悅地朗誦,享受閒適溫馨的時光。夏日是四季中最美的時光,光影變化之美,有如印象畫,令人讚嘆不已!太陽八點之後才下山,總在戶外留連忘返,直到湛藍色的夜空綴滿了明亮的星子,才依依不捨地踏著銀銀月色歸去。
夏日也是最愜意的時刻,暑假期間的週末,常至友人寓所小住,總愛在光景旖旎的午後,緩緩推開落地窗,走到陽台上,慵懶地倚靠著躺椅,讓太陽晾乾甫洗淨的頭髮,一手端著英國紅茶啜飲,揣摩十九世紀末的悠閒生活情景。輕輕放下小說,思緒慢慢飄回當下,俯視樓下,一位年輕婦人手牽著約莫五歲的小女孩,悠然自在地走在街道上,漸漸淡出視野,頃刻間,心頭閃現了一個意念:有朝一日,若能手牽著稚女,踩在橘紅色的夕陽裡,這是一種人間至上的幸福,人生完美若此,夫復何求?
一年四季如此分明,只要秋風一起,一夕間,就染紅了成千成萬的樹葉,或為其添加五顏六色,轉眼間,變化多端的秋色令人目不暇給。徜徉在幽深的森林中,難以數計的栗子裂開,掉落在鋪滿枯葉的小徑上,踩在上頭,發出沙沙的聲響,耳邊秋風颯颯吹著,讓人覺得:秋天的蕭瑟與悲悽彷彿是一首永無休止的輓歌,漂泊的心更加惆悵起來,思鄉情緒自心田深處幽然湧現。
秋天也是豐收的季節,她的感情修得正果,嫁到國度的邊界。只有三十六位賓客的小型的喜宴結束後,友人驅車急速奔回花都,沿途,月亮如影隨形,生平第一次見到如此大、如此美的月亮,那一夜恰巧是中秋節,心中思索:是「月到中秋分外明」呢?還是外國的月亮比較大、比較圓呢?不想追根究底,只想一廂情願地相信「月是故鄉明」。
寒冬裡,最愛在柔和、溫暖、黃澄澄的燈光下閱讀、寫作、翻譯,那是一段令人永生難忘從天黑到天黑的日子,清晨五點,天色依然黑漆漆,就起床,夜晚十一點,夜色濛濛,才就寢,雖然冬天往往是令人難以忍受的酷冷,卻無法冷卻我酷愛文學的熱情,總是精神奕奕、神采飛揚地閱讀、寫作、翻譯。
落地窗外,透過透明白紗窗帘,望見一樹樹的枯黃葉子落盡,天空灰濛濛的,彷彿要下雨卻不可能下,這樣的景致儼然是鉛筆畫。公園中,天空偶而緩緩飄下輕輕、柔柔、細細的白雪,地上有一層薄薄、透明的白霜,湖水冷冷、清清、靜靜,水禽--鴨子、鴛鴦、天鵝都不再戲水,形形色色的花兒也全被黑色的塑膠布覆蓋著、庇護著,彷彿在冬眠,準備在下一季綻放容顏,以迎接新的來年,此時此刻,天地間,萬生萬物呈現出一種死寂的現象,然而卻蘊藏著無限的生機,誠如英國浪漫詩人雪萊的詩句所寫:「冬天來了,春天還會遠嗎?」